文章来源:幸福彤道 时间:2019/3/13 14:40:00
生活报记者孙达王雪莹
由姚晨、倪大红等主演的《都挺好》,正在江苏卫视热播。该剧关注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,有一个对母亲之死看似冷漠实则心情复杂的女儿,一个关怀父亲但也不忘啃老的儿子,一个懦弱温和但自私自利的父亲,这些角色,都是在回应社会对原生家庭的讨论,对亲子关系的反思。该剧的热播,也引起很多人对原生家庭影响的讨论。近日,记者采访了一些有相似经历的哈尔滨人,还请高级心理督导师徐磊就她接触的心理咨询案例进行分析,发现如何战胜原生家庭问题,是人生的一大课题。
剧中:姚晨遗传了妈妈的强势
生活中:很多人对父母“反向认同”不自知
在《都挺好》中,明玉是苏家最优秀的一个,总经理的位置是自己拼来的,甚至还给自己买了豪宅,但唯一不好的是,她遗传了苏母的缺点,就是太强势。明玉从一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冷漠的,母亲去世一滴眼泪都没有流,因这一点她还跟明成吵过不少次架,明哲也看不下去老是指责明玉,可明玉对于这些全都不以为然。明玉从小对母亲的强势看不惯,但她却潜移默化地遗传了母亲强势的缺点。
生活中,掉进原生家庭坑的不在少数。哈尔滨女孩李晓梅结婚3年,每次晚一点回家,丈夫问她干什么去了,只是随口一问,没有言外之意,但她就是不愿意告诉丈夫,即使她是在单位加班。久而久之,丈夫真的开始怀疑她,两人婚姻出现问题。李晓梅的这种性格,正是遗传了妈妈的特点。晓梅的爸爸很强势,妈妈在家总受气,但妈妈会有她的发泄方式,那就是她偏偏不按爸爸说的做。爸爸喜欢睡厚一点的被子,妈妈就偏买薄被子,这样,爸爸就不得不盖两床被子。包括家里吃东西,妈妈总是不能满足爸爸的心意。晓梅长大了,发现妈妈这样对待爸爸很愤怒,就想等我有钱了,一定要给爸爸买床舒服的被子。可是,后来爸爸意外去世,她的心愿一直没得到满足。有一天她就问妈妈:“你为什么不能给我爸爸做一床合适的被子?”妈妈回答说:“我就是不想顺了他的意。因为在这个家他太得意、太强势了,他根本不尊重我的感受,我也不能让他舒服了。”晓梅一直不认同妈妈的做法,但结婚后,她与丈夫的相处也出现了问题。外表看起来特别淑女的她,就不想顺从丈夫,因为丈夫在家喜欢说一不二。晓梅的做法和妈妈一样,她明明不认同,但还是将妈妈的做法沿袭下去了。
幸福彤道的高级心理督导师徐磊表示,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反向形成。心理学研究证明,早期生活经历,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对个人的生活会产生长期、深远的影响,甚至会决定个人的一生幸福。原生态家庭对人造成的性格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:相同和相反。比如,父母是沉默寡言的人,子女要么一样很少说话,要么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好;父母暴力倾向严重,子女要么很暴力,要么懦弱无能。这些影响,都是深深扎根于潜意识中的,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暴露无遗。
剧中:苏母重男轻女,二儿子明成“巨婴式啃老”
生活中:对儿子有求必应,四十几岁还伸手要钱
在《都挺好》中,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重男轻女:母亲无原则的宠溺二儿子,卖房子支持大儿子留学,但对年龄最小、也最有天资的小女儿明玉却视之如草,明明女儿有望考入清华,为了省钱给二儿子铺垫优裕生活,不惜毁了女儿的前程,强迫女儿去读最省钱的师范。在明成结婚后,苏母还给儿子买房买车,月月贴补家用。因为在苏母心中女儿是外人,只要养到18岁之后的事情就不管了。对于她的言行及态度,不少网友表示:“恨得牙痒痒”,而这其中就包括29岁的小静。
小静有个舅舅,比她妈妈小7岁,由于是男孩,从小在家地位高出姐姐一大截。这种家庭也滋生出小静舅舅游手好闲的毛病。上世纪90年代,20岁出头的他不仅不出去工作,还天天伸手向家里要钱,“我姥姥从来都有求必应,最多只是叨叨几句。”小静说1997年妈妈去韩国定居后,她便寄养在姥姥家里,“那时我妈每月除了要给我学费、生活费,给我姥姥姥爷赡养费外,还要给我舅舅钱,可以说她一个人挣钱养全家。”有时舅舅还会打电话跟小静爸爸要钱,“我爸挣的多,我妈是家庭主妇,我舅总管我爸要钱,弄得我妈在家里也很没有话语权和地位。”
而这一切,小静的姥姥看在眼里却从来不说,“姥姥有时还帮着我舅管我妈要钱。”但明事理的姥爷却对小静妈妈格外好,“他不是我亲姥爷,也有自己的子女,可他觉得我妈太不容易了,所以特别心疼。”前些年姥爷因病去世,走之前,姥爷将名下的一处50多平米的房子留给了小静妈妈,“姥爷说只写我妈的名字,他知道如果留给姥姥,姥姥一定会给舅舅的。”不过刚拿到房子不久,小静的姥姥便找小静和小静妈妈开了次家庭会议。她苦口婆心、动之以情地对小静妈妈说,“你弟弟没媳妇、没工作、没积蓄,我走了他怎么养活自己呀。你都嫁人了,小静以后也会嫁人的,这房子对你们也没有用,把它留给你弟弟吧,起码让他有个住的地方。”在老人的眼泪中,小静妈妈心软下来,把房子给了弟弟。如今,小静和妈妈已经彻底切断了和舅舅的联系,“听说他一直在到处找我们,被逼急时还到处给我姥姥家亲戚打电话。”说到最后,小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“这件事在我心里积压了很多年,看了《都挺好》后我特别有共鸣,苏母的重男轻女和明成的巨婴式啃老都和我家太像了。”
剧中:姚晨择偶时选择饭馆石老板
生活中:父母的婚姻模式被子女效仿
在《都挺好》里,苏明玉被饭店的石老板吸引,关键时候,这个男人总会给她煲汤,耐心陪伴,她觉得自己被接纳、认同了。而她在苏家却不被认同,没有归属感。石老板把她捧成仙女,这种感觉对明玉来说很重要,她对师父的忠心本身也是种被认同的体现。苏明玉事业上比石老板优秀,但却被石老板所吸引,这也源于明玉父母的婚姻模式。
高级心理督导师徐磊就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案例。近日,一对父母前来咨询,因为女儿丽丽找的对象他们实在不满意,想咨询如何能说服女儿分手。丽丽刚大学毕业不久,形象气质都不错,找的男友是一名普通工人,没有事业进取心,长相也一般,还比她大四岁,唯一的优点是会做饭,对丽丽的任性百般迁就。父母与丽丽男友见面后表示坚决反对,但怎么劝分手,她都不同意,闹到最后,女儿死都要嫁,不然就与父母断绝关系。徐磊经过分析发现,丽丽的择偶标准完全是按照父母的婚姻模式进行的。丽丽的母亲在家非常厉害,父亲则是隐忍的。丽丽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,想找一个和爸爸类型相似的,她是被隐忍、听话的男生吸引。
徐磊说:“这样的案例我见过不少,也有条件非常不错的女孩,会看上一个离异的男人。分析他们的原生家庭就会看到,父亲在家庭中没有树立一个好的男主人模板,母亲又没有树立成温良贤淑、通情达理的模板,所以在家庭角色中,女孩不自觉地被妈妈影响,比较强势,在择偶方面,她以爸爸为模板。”
那么,如何突破父母认知的天花板,减少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呢?徐磊建议说:“家庭模式会引导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我们首先要学习情绪表达,不能以粗对粗。此外,要学习家庭系统排列,作为父亲,要能担起责任,需要你做决定的时候,能够挺身而出;作为母亲,是一个家庭的灵魂,要学会包容和示弱;孩子要按照长幼依次排列。剧中有一集是分鸡腿,妈妈把鸡腿分别给了大儿子和二儿子,这是不对的。假如盘子里就一个鸡腿,现在大部分家庭就会把这个鸡腿给孩子,这是错误的,妈妈要拿起鸡腿给爸爸吃,孩子会问‘为什么不给我’。妈妈应该说,‘你吃的时候在后面呢。爸爸很重要,他身体好了才能给我们遮风挡雨。等你长大了,你可以自我满足。’这样家庭培养起来的孩子,在社会上适应规则,否则,他总以自我为中心,就会觉得这里不爽,那里不爽,有的成了啃老族,这是教养模式出现问题。”
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各有缺憾
原生家庭欠你的,得靠自己找回来
《都挺好》之所以能拥有“观众缘”,其实也反映出一个普遍现象:大多数人的原生家庭并不完美,成长经历各有缺憾。随着该剧的播出,观众多少都会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及共鸣。
其实,剧中苏母对待子女的方式,也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。苏母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,尽管非常能干,也从未获得父母的认可。长大后,她一边接济着弟弟,另一边心里隐藏着不甘,迫切需要新家庭来证明自己的价值。可不巧,她丈夫是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,没钱没能力,在家里不敢吱声,在单位常常被同事瞧不起。在这部剧里,苏母就迫不及待地在儿女身上,索取她在原生家庭的缺失。因此她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下一代上面。大儿子从出生开始,就承载了她最重要的梦想。她对大儿子的期望是:功成名就,让她在邻居和亲戚面前抬起头来。为此她拼尽全力,为让儿子留不惜卖掉房子。同样的悲剧,也发生在老二苏明成身上。他满足的是妈妈“被关注”的需求。在原生家庭中,苏母被忽视,来到了新的家庭希望能“被看见和感恩”。老二苏明成察言观色,发现了母亲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,非常依赖与讨好,这让苏母感到被需要、被认可、被关注,老二因此获得了更多宠爱。而小女儿是“没用”的,所以越不花钱越好。
苏母的“功能性养育”,差别化对待每个人,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子女现在的性格,造成了各自的悲剧。这样的家庭模式,在生活中并不少见。刘爽说:“我父母也偏心,轮到我读书时经济就困难,哥哥败房子败存款,我曾因为生病在家吃两天闲饭就被嫌弃。虽然我知道家里的东西最后都会给哥哥,但我现在还是扛起照顾父母的责任。不能说曾经没有恨过,而是当你越来越看懂父母不是完人,去包容他们的缺点时,一切就会变得平和。”哈尔滨女孩孙荣说:“我虽然是独生女,但在剧中也找到共鸣。在妈妈眼里,我必须同时具有苏家三个孩子的功能的人,既需要我来给她挣面子,又需要我来奉承她,还需要我来节约一切开支。尽管我特别乖,但心里非常悲观。”
高级心理督导师徐磊说,父母给予我们什么,不是我们能决定的,当我们意识到原生家庭的问题时,要学会去调整和修正自己。减少原生家庭对自己影响的一个重要方法,是遇到问题时,尽可能不要向父母求助。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,另一方面你的问题可能恰恰是原生家庭的基因造成的,这时求助于父母或许会适得其反。因此,明确自己功能性需要的来源至关重要。了解的越多,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少,对他的捆绑就越低,孩子就越可能很好和你分离,面对他自己的人生。正如姚晨发在微博上的一句话:原生家庭欠你的,你得靠自己找回来。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,找回来就“都挺好”。